南华县五街镇集体林改促进野生菌产业快速发展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南华县五街镇是楚雄州乃至云南省松茸主产地之一。该镇位于南华县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5公里,全镇国土面积266.7平方公里,境内最低海拔1850米,最高海拔2749米,2009年末全镇总人口18024人,有林地面积29.04万亩,森林覆盖率65%,全镇范围内生长野生菌的面积达23.2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7.8%,占林地面积的79.9%。境内野生食用菌有26个科、45属、90多种,全镇14个村委会都不同程度有以松茸为主的野生菌生长,较为集中的有10个村委48个村民小组。 通过实施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进一步明晰了产权,提高农民群众开发林下资源的积极性,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是提高了以松茸为主的野生菌的产量和品质。实施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均山到户、均利到户以后,杜绝了过去群众无序上山翻挖松茸的现象,保护了松茸繁育所需的腐植层结构和菌种,保证了松茸提质增效。经营者说:“与过去相比,上等级的松茸多了,童茸、老茸少了”。2009年,五街镇野生菌产量和产值创历史最好水平,全镇松茸产量达50多吨、产值1000多万元,牛肝菌等产量达250多吨、产值500多万元,农民人均野生菌产业收入达835.6元。有5个村民小组仅野生菌一项人均收入达2000元以上。二是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和科技意识。通过集体林权改革,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和科技意识明显增强,保护森林资源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推动了公益事业建设。通过采取集体承包等形式,集体收益金部分用于学校、水利、公路等公益事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农村群众在对野生菌为主的林下资源进行保护的同时,使森林资源也得到保护,较好地改善松茸等野生食用菌主产地的自然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