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多项措施并举全力抗旱保苗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云南省特大旱灾对新造林地管理和苗木培育造成了严重影响。截至3月3日,全省受灾林地总面积3011.89万亩,成灾1399.93万亩,报废509.88万亩,经济损失达29.75亿元。其中,苗圃地受灾2.82万亩,成灾1.8万亩,报废0.43万亩,经济损失1.42亿元;新造林地受灾1473.42万亩,成灾869.93万亩,报废388.17万亩,经济损失19.15亿元;有林地受灾1535.65万亩,成灾528.2万亩,报废121.29万亩,经济损失9.18亿元。已完成预整地的核桃、油茶等木本油料林基地种苗无法定植,大量积压在苗圃内无法移栽。古树名木保护难度加大。为抗灾减灾,云南省采取多项措施,全力抗旱保苗: 1、加强统计,掌握灾情。从2月份开始,云南省林业厅建立了种苗和新造林地灾情周报制度,从3月份开始,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又调整、建立了灾情一周两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各地灾情及抗灾情况。同时各级林业部门派出工作组深入基层,开展墒情、苗情调查,核实灾情。 2、迅速行动,加强指导。省林业厅及时组织技术力量编印《云南林业抗旱技术手册》下发全省,提出了抗旱保苗、抗旱造林、新造林地抗旱、古树名木抗旱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各级林业部门抽调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组深入灾区一线宣讲抗旱保苗技术,推广节水灌溉、径流造林、截干造林以及覆膜、遮荫、套袋、营养钵、保水剂、营养容器育苗等抗旱实用技术,进行科技救灾减灾。 3、发动群众,保苗减灾。各地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充分利用现有的灌溉设施设备,采用人背、畜驮、车拉等方式,减少种苗和新造林地损失。许多地方积极组织补播育苗,组织具备水源条件的育苗基地抓紧大春时令,嫁接、播种培育苗木,做好新育苗基地田间管理,确保今年造林苗木生产供应。 4、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云南省林业厅在2010年木本油料专项经费中紧急安排抗灾应急资金500万元,并积极向国家林业局、财政部等请求支持,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和广大林农增加抗旱保苗投入。通过多方筹措,目前全省投入林业抗旱保苗资金1.64亿元,投入设施58.8万台(套),浇灌新造林地1371万亩,浇灌苗圃地2.73万亩,减少经济损失8.5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