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品种是产业的“芯片”,为加强林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昆明市林业科技创新能力,近日,市林草局科技处联合市林业种苗管理总站到宜良、安宁、晋宁区等地开展植物新品种摸底调查和种苗执法检查工作。调查内容包括植物新品种权申报授权情况、成果转化应用情况、繁殖材料获取方式、扩繁规模或销售数量,以及被侵权品种、主要侵权人、对侵权事件采取的处理措施、苗木合法经营情况等。
本次调查围绕云南省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名录,走访了昆明南国山花园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为君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云南锦科花卉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等单位。检查人员向各走访单位发放了种子法和“严厉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和制售假冒伪劣林木违法行为”的宣传资料,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和规范化经营林木种苗的重要性。
通过座谈交流与实地参观生产种植区,了解到立足于云南丰富的资源禀赋,昆明花卉产业发展较好,公司一方面不断投资进行技术研发,突破基质改良、花期调控及种苗快繁等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不断建设新品种的扩繁及推广示范基地,建立品种种苗供应链,提升产业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单一的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科技创新能力弱、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健全、品种分子鉴定及测试技术基础研究薄弱、花卉新品种纠纷与知识产权维权取证难、成本高,育种者难以维权等。林草产业在新时代要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和构建符合产业自身特色的知识产权创新体系,不断吸引国内外科研单位、创新型企业、创业团队和各类人才参与到这一行业中,开展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转化及创业。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林草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切实改进和加强林木种苗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严厉打击侵犯林业植物新品种行为,不断提高公众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切实维护品种选育、种苗生产经营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共同创造规范、有序、开放、诚信的市场环境,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