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掌握昆明市乡土树种保障性苗木基地建设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推进相关工作开展,8月9日下午,市林草局组织召开全市12个乡土树种保障性苗木基地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市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强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市林草局相关处室,市种苗站,昆明市西山林场、昆明市海口林场、宜良县花园林场、石林县石林林场等12个省、市级特色乡土树种保障性苗木基地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等。
会上,昆明市12个特色乡土树种保障性苗木基地负责人分别汇报了目前育苗情况、销售情况以及存在困难,王强副局长对各苗木基地完成的工作表示肯定,针对存在困难提出了解决方案,并要求继续加强落实,推进项目开展。
王强副局长强调:一是紧扣发展目标,根据“定品种、定质量、定数量、定供给”以及“一基地一良种”“一特有乡土树种+珍贵树种”的生产计划,创建“一圃一品”品牌效应,每个基地都有特色主打苗木品种的生产,工作中充分宣传、加大推广。二是合理配置资源,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生态稳定性高、地域特色鲜明等优势,要将特色乡土树种保障性苗圃建设同林草生态工程相结合,将培育出的乡土树种合理利用到营造林项目中,充分发挥苗圃基地的苗木保障功能,提升营造林工程建设质量。通过合理利用资源,还将进一步促进林业产业、旅游产业等发展。三是抓好经营与管理,要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质量把控能力,规范生产经营秩序,确保苗木质量,为种苗生产、流通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同时做好台账管理工作。
在12个保障性苗木基地推行“一圃一品”,通过“一圃一品”,创建品牌效应,每个基地都有特色主打苗木品种的生产;通过“一圃一品”,实现规格多元化,满足对不同规格苗木的需要;通过“一圃一品”,实现苗木精品化,把相同规格的苗木严格分级,做到粗度、高度整齐一致,使基地苗木实现精品化、高质量化。
12个基地的建设将为昆明市城乡绿化美化每年提供500万株乡土树种苗木,对区域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等发挥促进作用。市林草局将继续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抓紧落实具体工作,确保乡土树种苗木培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