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成为我国首个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国家林业局近日发文,批准云南省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至此,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准的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开槌。 国家林业局文件要求云南省以具备条件的自然保护区为依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在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更全面地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功能,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和发展道路。国家林业局还要求云南在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中研究和完善相关政策,妥善解决国家公园机构、编制、经费和土地权属等问题,建立相应的法规、政策、标准和管理措施,以便示范和推广。 建立国家公园是当今国际社会保护自然资源的主要模式之一。自1872年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大部分国家都建立了国家公园保护体系,不仅有效保护了自然资源,也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自然保护区在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各地也探索了一些保护模式,但管理体制不顺、保护与发展关系难协调、机构编制和经费难落实等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好,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国家公园,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和当地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比翼齐飞。 云南省地处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六大江河源头或上游,山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林业用地面积占61.54%,全省分布着17000多种高等植物和1360余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关键的区域,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焦点地区之一。全省虽然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5个,面积243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6.2%;还建立了2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湿地公园,划建了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但自然保护依然面临突出困难。省委省政府决心建立国家公园,形成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的良好格局。2006年迪庆州以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取得了生态效益增长和社区群众增收的显著效果。2008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今年2月省政府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会议和会后出台的《关于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探索建设国家公园保护模式。经省政府同意,云南省林业厅向国家林业局上报了将云南省列为国家公园试点省的请示并得到批准。 目前,云南省林业厅等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筹备,起草试点工作意见,筹组专家组及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积极展开试点的前期工作。全省16州市均请求在当地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陈启航陈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