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建设为抓手森林保山建设成效显著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为贯彻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云南省建设森林云南、美丽云南的重大战略,保山市实施了建设森林保山、美丽保山的重要工作部署,围绕市委 “多种树、少砍树、管好林”的总体思路,重点从生态建设、产业发展、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撑保障能力等方面全面抓好森林保山建设。 一是市委、市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两江四路”沿岸沿边生态恢复治理的意见》、《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森林保山建设构建桥头堡生态安全屏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有力推动了森林保山建设步伐。 二是着力抓好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保山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已累计投资5亿元,完成工程造林79万亩,工程惠及退耕农户5.86万户、25.8万农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沼气池建设3381口、节柴灶1068眼、太阳能1614户,新植核桃27.62万亩、茶叶2.8万亩、桑树4.43万亩、油茶6.8万亩、澳洲坚果4.54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2.49万亩,开展技术技能培训9000人次,补植补造3.27万亩。到2020年计划实施陡坡地治理75万亩,2012年已实施陡坡地退耕还林4万亩。 三是扎实推进绿化荒山行动。2012年,通过整合项目,投入绿化荒山行动资金4160万元,完成重点地区生态恢复治理连片造林10.987万亩、零星植树38.12万株。实施封山育林102.72万亩,落实管护人员411人,建设封山育林标志碑(牌)246块。2013年落实绿化荒山行动造林地18.46万亩,目前已造林14.14万亩,补植补造1.1万亩,新建政府样板林24个、面积4900亩。计划在干热河谷地区发展高黎贡山糯橄榄项10万亩,目前已完成种植16585亩。开展砂石场整治,相续关停了33个对环境破坏大、影响坏的砂石场。局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四是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保山市将生态建设和林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林下资源产业、木材加工业。到2012年底,全市核桃面积已达410万亩,全省7个核桃面积超百万亩县(区),保山就有3个(隆阳、腾冲、昌宁),产量4.2万吨,产值14.5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超过700元,其中昌宁县超过2100元。油茶面积95万亩,鲜果产量1.42万吨,产值8800万元。石斛面积413万平方米,鲜条产量1500吨,产值3.6亿元。各类林产品加工经营企业1055户,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6户,木材加工业产值6.25亿元。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90多个,入社农户1.1万户,经营面积33.22万亩。 “十一五”以来保山市林业产业保持了15%的年均增长速度,2012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实现43.59亿元,是2005年的14.57亿元的近3倍。林业经济的快速壮大,又进一步推动了森林保山建设。 五是切实抓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公益林管理。目前我市已建立高黎贡山国家级、龙陵小黑山和腾冲北海湿地省级、昌宁澜沧江县级等4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187.9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6%。2009年3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保山市“中国白眉长臂猿之乡”称号,2009年《北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省人民政府批准,2010年国家林业局批准了《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和《高黎贡山国家公园规划》。全市区划生态公益林面积482.22万亩,其中:国家级356.28万亩,省级111.01万亩,地方公益林14.93万亩,占林地面积的24.5%。 六是规范实施低效林改造。2010—2012年,省级下达保山市低效林改造任务71.5万亩,实际完成低效林改造90万亩,为计划任务的126%。2013年全市低效林改造任务为36万亩,截至8月底已完成17.68万亩,占年度任务的49.1%。 七是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加强林木采伐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加强木材加工管理,暂停了全市木材加工许可证审批。加强征占用林地管理,2013年全市征占用林地定额暂不分解到县(区),由市级统筹,优先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类项目。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2013年保山市林业局被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表彰为“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强化林政执法,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有力打击了涉林违法犯罪行为。 八是启动实施 “三项清理整治行动” 。为全面整治非法加工经营木材、非法加工木炭、非法移植野生树木等涉林违法行为,保山市政府于6月15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多的“三项清理整治行动”。截至8月底,共清查炭窑1623座,已拆除1570座;清理野生树木移植283户,清理野生树木81677株;清查木材经营加工户1205户,其中有证经营加工851户、无证经营加工336户,已自行拆除167户。 九是加大林业建设支撑保障力度。2010—2012年,共争取到国家、省林业发展资金近8.45亿元,为保山市森林保山建设提供了必需的资金保障;完成了1395.15万亩集体林的确权发证,林权证发证率达99.67%,五县区林权服务中心已基本建成,已办理林权抵押面积63.26万亩、贷款9.12亿元,林权流转面积97.69万亩、流转金额1.7亿元。2012年探索开展森林防火公众责任保险和野生动物肇事责任保险试点工作,2013年落实投保资金790万元、140万元。每年开展核桃、澳洲坚果、红花油茶、高黎贡山糯橄榄等林产业技术培训100期以上,1万人次左右,建设各类样板林2万亩以上,辐射带动了每年上百万亩的经济林栽培或抚育管理。2010—2012年林业部门建沼气池12494口。加强林业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林业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开展森林保山建设以来,工作有序推进,成绩显著。4年来全市完成人工造林210万亩,实施封山育林118万亩。2012年底,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量15万口,占全市农户数的27.8%,节能灶32.4万口、占全市农户数的60%。2012年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的收入达1100元。核桃、油茶、石斛、食用菌等一批绿色健康的食品走进千家万户,丰富了群众的物质生活。以城镇面山、“两江四路”沿岸沿边为重点的生态恢复治理工作全面开展,社会各界参与森林保山建设的积极性高涨,爱绿、护绿、增绿的意识逐步增强。腾冲县、昌宁县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表彰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11年善洲林场获“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2012年腾冲县林业局、施甸县善洲林场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表彰为“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30个,市级生态村93个,同时保山市在积极申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保山市林业局 郑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