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西山林场低效林改造成效明显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昌宁县西山林场自2006年起开始实施低效林改造以来,共投入改造资金1100万元,其中更新改造资金915万元,抚育改造资金185万元,完成低效林改造17401亩,其中更新改造8501亩,抚育改造8900亩,通过六年的改造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提高了森林覆盖率,生态效益明显。该场辖区是昌宁县田园镇、柯街镇和鸡飞乡的人畜饮水和农灌用水的重要水源林区,通过几年的低效林改造,林区森林覆盖率从建场初期的18.6%提高到了80%以上,保持了水土,涵养了水源。 二是使联营林农得实惠,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该场是国社联营林场,在连续六年的低效林改造中,在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周边生态环境的同时共兑现联营农户利润分成近50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是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为巩固好低效林改造成果,该场向社会聘请了护林员参与林区管护,为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每一项低效林改造项目的实施都需要大量的工人,为林农增加经济收入提供了机遇。 四是在培养锻炼了一批技术骨干的同时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低效林改造工程技术含量较高,工程的顺利完成培养锻炼了林场大批的技术人员,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各级各部门到该场指导、参观、交流比较频繁,林缘群众也对林场的经营模式和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林场几年来的低效林改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为全县低效林改造工作的全面铺开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五是奠定了西山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基础。在低效林改造中,该场一直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围绕昌宁县委政府提出的“项目强林、产业兴林、改革活林、依法治林、科技兴林”五大举措,坚持在保护生态基础上实施改造。通过六年来的实践,该场摸索出了一条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森林三大效益、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路子,为林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昌宁县西山林场王雪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