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 址: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乡光华村12组
联系人:杨林(先生)
手 机:15228168868
Q  Q:1789408009
邮 箱:1789408009@qq.com
邮 编:638500

官 网:www.huineicun.com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园艺知识 > 公司新闻
大理州天保工程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1998年启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大理州投入11亿元,圆满完成了天保一期工程各项目标任务,工程区的生态状况和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森林资源实现了由过度消耗向恢复性增长转变,生态状况由局部恶化向整体好转转变,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由举步维艰向稳步复苏转变,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是生态环境显著好转。通过全面停止天保区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和强化资源林政管理,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天保一期工程累计调减商品材采伐227万立方米,有效管护森林2101.7万亩,完成公益林建设500.64万亩。天保工程区有林地面积由1436万亩上升到2413万亩、净增977万亩,森林蓄积量由6444万立方米增加到8613万立方米、净增216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48.67%增加到58.15%,增加森林碳汇3969万吨。新建沼气池20.9万口、节柴改灶63.8万口,既为农户每年节约薪柴或煤炭支出500元以上,又切实降低了烧柴对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有效保护了现有森林资源,全州天然林得以休养生息,为建设生态文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是林区民生明显改善。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始终坚持以“兴林富民”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大力发展林区经济,优先考虑森工企业人员安置,妥善解决林区农民生计。通过一次性安置、参与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等多种渠道增加森工企业职工收入,职工年均工资由1997年的5000多元增长到目前的2万多元。1386名森工企业职工全部参加了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5项社会保险,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及时足额发放,1927户纳入林区棚户区或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同时,工程区通过聘请护林员参与营造林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林下经济等多种方式,为林区农民开辟新的增收途径,每年聘用农民护林员1800名,吸纳3.5万人次林区剩余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增加林农劳务收入1600万多元,有力促进了林区群众增收致富。 三是林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一期工程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核桃、红豆杉等生态经济兼用林,着力发展野生食用菌、森林药材、森林蔬菜等特色林业产业,为林农培育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了生态建设和林农增收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13年来,工程区人工造林完成核桃、红豆杉等生态经济兼用林建设20万亩,为林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工程区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种植养殖、野生食用菌等新兴产业的不断壮大,发展路子实现了从单纯依靠木材生产向依托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转变,改变了“独木支撑”的林区经济格局,有力地推进了林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大理州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