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加大对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力度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2009年12月23日,国家林业局批准云南省洱源西湖湿地公园为国家湿地公园,这是继元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后云南省建立的第二个国家湿地公园。 洱源西湖湿地为高原断陷湖泊,属澜沧江水系,地处洱海源头,是大理及周边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洱源西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天然湿地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保存有洱海大头鲤、灰裂腹鱼、大理裂腹鱼等特有鱼类,是许多越冬鸟类的栖息地和觅食地,也是濒危鸟类紫水鸡的生存地,据调查,目前西湖紫水鸡为我国最大的紫水鸡种群。湿地内活性炭沉积特殊,在湖泊演替、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洱源西湖是云南高原湿地中景观独特,白族风俗浓郁,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特殊区域,是展示湿地保护成效和湿地生态环境教育的理想基地。 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于2007年11月15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主要分布在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4县,有牛角寨景区、多依树景区、坝达景区、老虎嘴景区、哈播景区、甲寅宝华景区、哈德景区和金河景区8个景区。红河哈尼梯田总面积66666.7公顷。红河南岸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森林、气候等自然优势,历经上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总结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的上百万亩农业生态奇观。它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典范。红河州人民政府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目前,已列入中国政府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清单。红河哈尼梯田历史悠久,仅文字史料记载就有1300多年的历史。专家研究表明,通过上千年的垦殖,哈尼梯田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然湿地,除了给当地百姓提供赖以生存的粮食外,它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能。(武建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