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至11日,10多个省区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在云南昆明主办的2009年环志网络工作会议暨鸟类环志数据库应用培训。 云南地理位置特殊、鸟类丰富,全球候鸟迁徙路线有三条经过我国,其中中亚和西亚迁徙线路经过云南省,两条候鸟迁徙线路长1000多公里,候鸟种类多,数量大。从而形成了历史上许多颇有“名气”的鸟吊山、打雀山、打鹰山和鸟道雄关等。近年来云南省由于环境的改善和调查力度的提高,记录的动物物种数也在增加,鸟类目前就记录有903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24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136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物种17种,附录II物种91种,中国特有种39种。 近年来,云南在鸟类保护和环志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依托当地林业局或保护区管理局建立鸟类环志站。截止目前,与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相结合,共建立6个鸟类环志站。二是根据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的安排,各鸟类环志站每年都开展夜间鸟类环志工作,每年环志数百种、近千只鸟类。三是与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和国内科研院所合作,在大山包和纳帕海开展了卫星跟踪黑颈鹤的迁徙路线研究。四是结合爱鸟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宣传鸟类保护和环志工作的意义。 此次大会还表彰了22个先进单位和10个表彰单位。12家鸟类环志站交流了鸟类环志的相关经验。(武建雷贺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