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 址: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乡光华村12组
联系人:杨林(先生)
手 机:15228168868
Q  Q:1789408009
邮 箱:1789408009@qq.com
邮 编:638500

官 网:www.huineicun.com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园艺知识 > 公司新闻
临沧市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十五”以来,临沧市依托退耕还林、速生珍贵用材林基地、干果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核桃、茶叶、木瓜、橡胶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人均从特色经济林中获得收入1400元,特色经济林成为各地群众致富的“摇钱树”。 一、选准特色建基地。临沧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在山、出路在林,把发展特色经济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谋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安排部署,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举措来实施,采取党政统筹、部门协作、市场引导、企业带动、科技支撑、资金整合等有力措施,依托退耕还林、云南防护林、速生珍贵用材林基地、干果基地等林业建设项目,紧紧围绕“三个核心指标”目标,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关于实施30万亩木瓜基地建设的意见》、《关于实施300万亩泡核桃基地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措施,不断加大特色经济发展力度,全面推进以核桃、木瓜、茶叶、橡胶、膏桐、澳洲坚果、紫胶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调整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繁荣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实施过程中,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上级扶持政策选择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大力发展市场前景看好的核桃、茶叶、木瓜、橡胶、紫胶等传统产业,核桃、茶叶、木瓜发展规模以每年几十万亩推进,橡胶、紫胶年建设规模超万亩。产业原料基地在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仅核桃一项,2006至2008年,全市就新发展399万亩。 二、做好规划布好局。为做大做强特色经济林产业,全市各级林业部门统一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立地条件和发展实际,合理布局树种。在高寒山区,布局木瓜、花椒等树种;在立地条件好、土壤肥沃的中海拔地区,上规模、高质量地发展核桃、茶叶等林产业原料基地;在低热河谷,布局橡胶、膏桐、紫胶、澳洲坚果等。扶持泡核桃、木瓜、橡胶等涉林龙头企业,是临沧市经济林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产业模式,确立了企业和林农在产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临沧市一方面推行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形式,引进大的集团企业入驻,同时坚持“扶持大龙头,带动小企业”原则,培育了大批本地龙头企业。引进和建成六大茶山、龙润茶叶集团、澜沧江生绿茶、凤庆滇红等茶叶加工企业;在核桃企业培育上,在现有凤庆巨达公司、云县鑫达公司等生产企业基础上,引进世纪金源集团,投次5.7亿元,建全国最大的核桃加工厂。目前,全市有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1个、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9个,龙头企业成为临沧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桥头堡”。 三、齐抓共管出精品。临沧市各级林业及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以“三村”工程为载体,“合力攻坚、共建精品”,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全力支持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把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以工代赈、水利、农业、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整合到全市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建设中,解决了道路、灌溉以及其它配套基础设施。在特色经济林建设中,还充分发挥了核桃、木瓜等产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由政府牵头,抽调有组织能力、在群众中威望高的老领导和懂业务、善于经营管理的科技人员组成协会,在特色经济林建设的技术咨询服务、指导经营管理、生产信息传递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形成了连接生产与市场的服务平台。目前,全市已成立特色经济林协会81个,核桃、茶叶、木瓜等村民理事会217个,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各部门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 近几年来,临沧以每年超过100万亩的“临沧速度”发展特色经济。据统计,全市累计建成特色经济林815.52万亩,其中核桃521万亩、澳洲坚果6.52万亩、膏桐38.97万亩、茶叶118.89万亩、橡胶58.81万亩、紫胶寄主树13.86万亩、白花木瓜30万亩、其它树种27.47万亩。作为全国核桃主产区,目前临沧市核桃总面积达521万亩,产值超过6亿元。在“核桃之乡”凤庆县,目前全县核桃面积已达123.56万亩,覆盖全县13个乡镇,174个村,7万多户农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71%,核桃产量达1.51万吨,产值突破3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720元,核桃收入达万元以上的农户1000多户,核桃收入最高的农户达8万多元。(临沧市林业局陈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