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印支虎调查项目工作总结会在景洪召开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2月9日,由国家林业局、云南省林业厅主办,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的“云南省印支虎及猎物调查野外工作总结会”在景洪市傣园大酒店召开。国家林业局全国野生动物研究与发展中心、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鱼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北京师范大学、云南省林业厅、西双版纳州林业局和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及参与项目实施的各个自然保护区等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及专家35人应邀参加了会议。 印支虎是印度支那虎的简称,其主要分布在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马来西亚半岛和中国南部。据科学家估计,目前全球的野生印支虎仅有一千二百到一千七百只左右。印支虎调查项目是由国家林业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云南省林业厅共同实施的一个对外合作项目。具体的技术性协调工作由北京师范大学负责。项目实施地选择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南滚河、铜壁关、黄连山等四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实施调查的目标是:了解各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印支虎的种群数量、栖息地、食物链和社区状况,评估恢复印支虎种群数量的可行性,为国家制定印支虎保护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会的西双版纳、南滚河、铜壁关、黄连山等自然保护区的项目实施负责人,先后在会上对各自保护区两年来对印支虎的调查工作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等方面作了详细的汇报。项目从2007年实施以来,参与项目实施的各保护区科研人员不辞辛苦,深入到保护区核心区内利用样线调查、样方调查、红外线野外拍摄和走访村寨村民等各种调查方法,对印支虎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全面调查。通过各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查明了在各自然保护区范围内都分布有数量不等的野牛、水鹿、麂子、野猪等食草类动物,这些动物都是印支虎的栖息地和生存繁衍必不可少的食物链。在西双版纳和南滚河两个自然保护区内还连续收集到了大量的印支虎脚印、粪便、吃剩的猎物和各种活动的痕迹。2007年5月,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还利用红外线照相机在野外成功的拍摄到了一张全国唯一的野生印支虎的活体照片,有力的证明了在中国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和南滚河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确实分布有一定数量的野生印支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曹亚康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