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森林公安机关全力做好旱期林区维稳工作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今年入春以来,文山州持续干旱少雨,气温偏高,全州范围内陆续发生旱灾,农村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春耕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面对旱情,文山州森林公安机关立足本职,积极投入到抗旱救灾和林区维稳工作中,力保旱期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社会治安稳定。 一、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州局党委迅速召开会议,就如何做好抗旱救灾、森林火灾预防和火案查处、林区维稳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部门各警种结合实际,收集掌握舆情,强化情报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努力做好旱期涉林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林区维稳工作,特别是要高度重视涉林、涉火、涉水矛盾纠纷,确保旱期不发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案(事)件。同时要求全面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全力帮扶受灾群众,最大限度解决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目前,全州森林公安机关共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用水困难58件。 二、形式多样,注重防火宣传。针对旱情实际,全州森林公安机关突出重点、抓住要点,组织民警深入林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森林防火宣传工作。主动联系辖区村委会、自然村小组干部认真研究抗旱救灾、森林火灾预防工作,发挥农村党员干部标杆作用,稳定民心,严防事故。利用群众聚集的赶集日,摆摊设点,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抗旱救灾能力和护林防火意识。结合“四群”教育、“三访三评”活动,进村入户,深入林间地头,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及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及时消除隐患。目前,发放宣传资料13800份,受教育群众达6万人。共提出整改意见42条,消除隐患38处。 三、加强研判,提高预警能力。加大抗旱救灾林区维稳情报信息收集工作,强化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林区派出所主动与行政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林业站、村民委等基层维稳力量联合,建立维稳工作协作机制,整合基层维稳资源,形成相互衔接配合的维稳工作工作格局。对因涉林、涉水、涉火引发的矛盾纠纷,按照“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原则,快速出警,妥善化解,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力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共排查涉林、涉水、涉火纠纷48起,调解45起。 四、严格管控,严防火灾发生。加大特殊群体的管控力度,细化管控措施,严格落实管控责任。对农村中小学生、留守儿童及聋、哑、痴、呆、精神病人加大管控力度,及时掌握特殊群体动向,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了、控得住”,严防人为火灾发生。严格舆情监测控制,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旱期进行盗砍滥伐、破坏林地等涉林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抗旱救灾和护林防火理念,齐心协力抗旱救灾。强化火源控制,严防火灾险情发生。针对春耕、清明农村上坟烧香燃纸、燃放鞭炮,烧火土、烧地埂、烧桔杆积肥等情况,加大重点林区火源管控,遏制森林火灾发生。 五、强化查处,严打违法犯罪。针对盗伐滥伐林木、违法占用林地、非法运输木材、非法猎捕贩卖野生动物等热点、难点问题,迅速组织专项严打行动,制定整治方案,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开展专项整治,确保旱期林区治安稳定。今年以来,全州森林公安机关共受理各类森林案件281起,查处270起,查处率为96.08%,依法处理违法犯罪人员344人,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3.537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