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 址: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乡光华村12组
联系人:杨林(先生)
手 机:15228168868
Q  Q:1789408009
邮 箱:1789408009@qq.com
邮 编:638500

官 网:www.huineicun.com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园艺知识 > 公司新闻
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建管成效显著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寻甸县中西部,是昆明市唯一的以保护国家Ⅰ级动物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从最低海拔2017.1米到海拔2996.2米的最高峰小海梁子,相对高差979.1米,保存了滇东北面积最大的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突出和四时不同景的独特自然景观,是昆明市东北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引清济昆”清水海水源保护区源头。

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寻甸黑颈鹤管护局于2017年6月挂牌成立,五年来,保护和建设好保护区成为管护局领导干部矢志不渝的追求。保护区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高质量建成“两站一中心”即保护区南北横河、水城两个管护站及管护局综合业务用房,实现了发展滞后到跨越赶超的精彩蝶变。通过长期持续的不断努力,先后完成保护区三期退耕还湿663亩、湿地保护与恢复等生态项目建设,累计修复退化湿地面积8632亩,修筑留水土坝6道,增加亮水面积1500余亩,省级重要湿地面积5602亩,为越冬黑颈鹤及候鸟不断扩大生存空间,标志性物种黑颈鹤种群数量逐年增加,由2014年27只恢复到2021年85只;每年水质监测表明,保护区水质均为优质二类水,源源不断注入清水海;累计完成保护区中幼林抚育3900亩,提升了林分质量,森林覆盖率由“十二五”期间的20%提高到36.84%;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001‰以下,未发生过森林病虫害;在保护区最新综合科考第一阶段调查中,与2012年科考报告相比,保护区鸟类在原有53种基础上新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4种游隼、白腹隼、红隼、橙翅噪鹛达57种,消失多年的灰鹤于2020年观测到2只;维管植物645种,占云南省境内植物4.65%。

黑颈鹤保护管理工作有突破。加大黑颈鹤保护力度,聘请公、检、法、司8 名“法治护鹤员”;与县检察联合成立“检察公益诉讼保护生物多样性实践基地”、“寻甸县黑颈鹤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治工作站”;组建了寻甸县唯一的一支以村委成员、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为核心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构建“空地一体”监测体系,运用视频监控+地面巡护,全域做好黑颈鹤及野生动物动态监测。2022年,以开展“当好排头兵”大讨论大竞赛活动为抓手,组织干部职工及专家到青海、四川考察学习为下步保护区共建共管打下良好基础,揭开了困扰保护区发展的谜团,搞清了黑颈鹤“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科研水平和监测能力有提升。五年来,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科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昆动所、云南农大、西南林大初步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请进来、走出去”交流合作日益紧密。《云南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6—2025)》获省政府审批。开展并完成了保护区年度3项监测、勘界立标、整合优化工作,积极推进保护区第三次综合科考。保护区建管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五年来,累计制作科普宣传材料2万余份,部分干部职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

生态兴则文明兴。寻甸黑颈鹤管护局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强化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十四五”期间努力推进核心区退耕还湿、积极申报国家重要湿地、高质量完成宣教馆建设,争取创建省级生态教育基地,将保护区建设成为全省“小精优保护区”标杆和典范,为绿美云南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保护区鸟瞰图)

(综合业务用房)

(黑颈鹤腾空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