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县注重抓好林下“存折”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近年来,南涧县充分利用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及林权制度改革等机遇,积极引导农民开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使林下经济步入了快车道。林业复合种植效益明显高于单一种植。充分挖掘林下经济的巨大潜力。随着南涧县森林可采蓄积的减少和国家采伐限额的下调,单靠木材经济很难支撑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林下经济是林业今后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低碳经济和现代林业建设的客观要求。 南涧县的森林资源面积很大,但多为中幼龄林,林情决定了林下空间较大,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实行复合经营具有较大的优势。林下养殖乌骨鸡每年达20万余只。栽得梧桐树,不愁凤凰来,眼下,南涧核桃还没成熟,就遭遇定单抢购,南涧鸡还没成熟,就被各大餐馆下了定单。 依据森林结构特点重点采取以下三种经营模式。一是“林畜”模式。充分利用疏林地,林间草地和非公益天然次生林内推广“林畜”模式。宝华镇拥政村林畜养殖大户罗婷章,是发展林下经济致富的一个典型户,罗婷章600亩林地下养植无量山乌骨鸡18万只,每年可增收6万多元。 二是林粮间种模式。林粮间种是我县较常见的立体开发模式,通过在林下发展一年生作物,提高林地短周期效益,增加林地产出。农民在核桃树林下种植一年生矮干粮食作物小麦、黄豆等,既有固氮作用,又能促进核桃树生长,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林茶间作模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群众对绿色环保食品的需求增大,在林地下发展的茶叶、森林蔬菜倍受市场青睐。南涧县小湾东镇银山茶厂在原有茶园内及边缘荒山上高标准种植核桃16000多株,不仅改善了茶叶生长环境提高了茶叶质量,而且还能产生长远的经济效益。台商在南涧县无量山镇蛇腰箐投资的华庆茶厂在林下间种茶叶,最大程度地模拟自然环境建设森林茶园,形成了“林间种茶、茶边种草、以草养畜、以畜产肥、以肥产气、以气制茶、积肥还田”的生态循环模式,现已种植生态有机茶1000亩,生产“乌龙”系列茶叶品种3个,产品远销海内外,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最新数据统计,该县林下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8万亩,林下养殖的鸡、羊、牛等达到23万只(头)/年,林下经济年产值达1200万余元,年利润700多万元,林下经济在较好地解决了树木养管问题的同时,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南涧县林业局杨伟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