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山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进展顺利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2008年4月,昆明市正式启动了轿子山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申报工作计划精心组织,积极有序推进。目前,轿子山的综合科学考察、总体规划等外业调查工作已基本完成,申报工作已进入文本制作和申报材料组织准备阶段。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是1994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地跨东川区和禄劝县,是小江河及普渡河支流水源涵养地,总面积16193公顷。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景观独特,保存有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与冰蚀地貌,是乌蒙山系在滇中地区残留的,以急尖长苞冷杉为主的寒温性针叶林生态系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保存完整的原始寒温性针叶林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在滇中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保护价值。通过此次综合科学考察,对轿子山境内的植被、植物区系、动物资源、自然地理状况等进行了客观、科学的分析评价,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共发现野生植物154科507属1611种,其中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8种;野生动物293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有30余种。生物多样性相当丰富。 申报工作启动以来,昆明市林业局、禄劝、东川两县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领导,密切配合,步调一致,认真制定了周密的申报工作方案,排出申报工作时间表,实行时间倒排任务、目标倒逼进度,积极组织开展申报的各项工作。同时,各级各部门积极向国家林业局、云南省林业厅等主管部门汇报,主动争取指导和支持。市政府高度重视申报工作,市政府副市长李喜先后3次主持召开了轿子山申报工作协调和推进会,对申报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安排、部署,并与相关单位签订了申报工作目标责任状。 整个申报工作始终紧张有序地稳步推进。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已完成了轿子山综合科学考察,形成了《云南轿子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并研究编制完成了《云南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9-2020年)》(初稿)。目前,正在组织相关的申报材料,准备上报云南省政府组织评审。评审通过后,将于1月底前上报国家林业局,待国家林业局3月底前评审通过后再报国家环保部评审,由国务院审批。 轿子山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将有利于争取国家加大对保护区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学、规范管理,完善保护区监测、科研和科普宣教体系,拓展保护区发展空间,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经济、社会服务功能。同时,将有力促进保护区扩大对外宣传,提升保护区的品牌和生态旅游质量,展示昆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成效,推动生态旅游建设步伐,树立生态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