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入春以来森林防火的严峻复杂形势,昆明市加大力度,多措并举,落实落细各项防范措施,打好森林防火“组合拳”,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打好“组织拳”,拉起“警戒线”。一是坚持高位统筹,紧密部署,推进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今年以来,共召开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3次、推进会8次、调度会10次、形势分析研判会8次。二是压实工作责任,按照“三线责任制、四个责任人、五个关键人”等要求,把森林防火责任和目标任务延伸到乡镇(街道)、村(社区)、驻林区单位,确保森林防灭火压力不减、责任不空。各级召开森林防火工作会议4593次,签订责任状3000余份、责任书37万份,发放户主通知书95万余份,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抓到底的责任链条。
打好“管控拳”,筑牢“防火墙”。一是集中各方力量,整治排查隐患。扎实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即:林区施工单位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林牧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坚持下好提前预防“先手棋”,把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贯穿于整个防火期。共消除各类隐患247个,清理林下可燃物面积达到7166.84公顷。二是落实预防措施,严控野外火源。高火险期以来,各地严格落实防火期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加强野外施工作业管理,对重点人群、特殊群体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管控;对城镇面山、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等重点部位实行专人监管;采取增加检查站(卡)、护林员、巡护时间方式,加大火源管控力度,坚决堵住入山火源。全市设立防火检查站3525个,其中:永久性1463个,临时性2062个,落实“五类人”监护9901人,收缴处置入山火种1.3万余个,做到隐患消除、人员管控到位。
打好“监测拳”,织密“安全网”。一是切实提高森林防火综合防控能力,新建视频监测系统19套,完成昆明林火卫星监测系统建设,有效森林防火信息化、科学化、高效化水平。二是坚持“科学、安全、高效、有序”工作原则,投入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加快实施昆明市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通过安装高空铁塔监控设备,利用无人机巡护、气象卫星遥感、人工瞭望塔等多种手段,实现全方位、全时段监测火情。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进度的80%。
打好“宣传拳”,亮起“警示灯”。统筹各类宣传资源,让执法车辆跑起来、高音喇叭响起来、宣传标语挂起来、视频短信亮出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宣传普及,切实增强公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全市各级共计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活动3000余次,防火宣传单74万份,出动车辆10万台次,进行广播视频宣传8.9万场次,努力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打好“督察拳”,紧绷“安全弦”。一方面采取各级成立督导检查组的方式促进监督检查,及时查找问题隐患,指导完善防控措施。市森防指成立了由市指挥部领导和成员单位领导组成的检查组,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对各县(市)区森林防火工作进行督查检查。各级各有关部门共计成立715支4423人检查队伍,深入一线开展督促检查工作。另一方面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包片蹲点督导检查、森林草原防火挂钩蹲点包片检查工作,分市、县(区)、乡(镇)三级就森林草原防灭火机构队伍、工作安排部署、责任制落实、宣传培训、野外火源管控、应急处置等情况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督促检查,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