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地 址: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乡光华村12组
联系人:杨林(先生)
手 机:15228168868
Q  Q:1789408009
邮 箱:1789408009@qq.com
邮 编:638500

官 网:www.huineicun.com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园艺知识 > 公司新闻
昆明市八条生态隔离带助推森林昆明建设
发布来源:四川仲达园林绿化工程   发布时间:2014-12-25
为有效防止城市建设无序扩展,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水域林湿化、农田林网化、村镇林果化、市域全绿化、国土生态化”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乡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昆明市规划近期建设八条城市生态隔离带,并通过了人大审议,综合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全面实施昆明市城市生态隔离带规划和建设工作。 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现代新昆明建设的总体目标,依托现有的山、水、林、田等自然景观和资源,在城市各组团之间,超前规划城市生态隔离带。明确区域内禁止开发建设。采取超常规的工程措施,建设城市生态隔离带、防护林带,河流水系、道路交通等绿色廊道。 二、重点区域 1.主城‑呈贡新区生态隔离带。建设生态隔离带长10000米,平均宽2230米,最宽3370米,最窄1000米。 2.主城‑空港经济区生态隔离带。建设生态隔离带长15080米,平均宽7140米,最宽10780米,最窄400米。 3.空港经济区‑经开区生态隔离带。建设生态隔离带长4010米,平均宽790米,最宽1200米,最窄500米。 4.呈贡新区‑度假区大渔片区‑高新区马金铺片区生态隔离带。建设生态隔离带长15000米,平均宽2530米,最宽4130米,最窄400米。 5.高新区马金铺片区‑晋城生态隔离带。建设生态隔离带长14000米,平均宽2040米,最宽5600米,最窄510米。    6.晋城‑昆阳生态隔离带。建设生态隔离带长26000米,平均宽2420米,最宽4700米,最窄870米。 7.昆阳‑海口生态隔离带。建设生态隔离带长12130米,平均宽2700米,最宽4450米,最窄720米。 8.海口‑太平‑西山生态隔离带。建设生态隔离带长27000米,平均宽1890米,最宽3300米,最窄330米。 三、工作进展 2011年,全市共完成生态隔离带建设新增造林18289亩,占下达计划17808亩的103%。八条生态隔离带建设,将结合昆明力争2013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要求,在2013年基本建成,2015年全面完成,为森林城市建设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四、主要措施(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是市政府成立以相关副市长为组长、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昆明市城市生态隔离带规划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林业局,从规划、林业、园林部门抽调业务熟悉的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加强对生态隔离带规划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和监督。二是明确职责。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有关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是生态隔离带建设的责任主体,同时明确市级相关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城市生态隔离带的顺利实施,确保生态环境效果。三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信息周报制度、观摩巡查制度、工作督查督办和目标考核制度,强力推进生态隔离带建设进程。(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大力宣传生态隔离带建设,对有效防止城市建设“摊大饼”,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和绿地系统建设水平,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品位的积极促进作用,全力营造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以提高全民植绿、爱绿、护绿的自觉性,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提升昆明生态建设水平和质量。(三)狠抓关键、确保质量。一是落实土地。各县(市)区和开发(度假)区依据规划,协调和移交土地,并按照辖区生态隔离带建设方案要求确定实施主体,确保建设进度和生态环境效果。二是把好种植质量关。按照建设方案的技术要求,严格把好整地、起苗、运输、栽植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确保生态隔离带建设质量。三是强化管护,巩固成果。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在扩大绿量、提高品位的同时,建立管护责任制,重点做好病虫害防治、防火和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确保绿化建设成效。(四)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建设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花卉苗木企业投资苗木基地建设,广泛鼓励和动员企业集团、机关团体和单位个人踊跃捐资认建,通过市场运作、建立基金、接受捐助、争取项目土地出让占比收益提取等多种渠道,吸纳社会资金,加大隔离带建设投入。